姐妹淘窮遊歐洲六國(2017年7月23號-8月11號)(前導篇:交通篇)

四、交通篇
交通可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是從出發地前往目地的的交通;第二個是在歐洲的跨境交通;第三個則是市內交通。



1. 到歐洲的機票:
來回歐洲的機票通常可佔旅費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價錢,旅行時間愈長,佔的百分比就愈小。除了把旅行時間延長,讓機票變划算外,以下還有幾個方法讓機票的成本降低。首先,是挑選淡季。在歐洲一般的旅行旺季是夏季(特別是六到八月暑假期間),還有兩大長假:聖誕節和復活節(完美的跟我的放假時間一樣)。如果可以避開這些時間,機票價格就可大大減低。另外,提前購買也比較容易買到便宜的機票。如果是旺季,購買時間建議至少要提早半年,最遲也要3個月前。此外,轉機機票一般較便宜。常見的轉機點有中東、印度、東南亞、俄羅斯,航空公司則為卡塔爾航空、阿提哈德航空、阿聯酋航空(合稱「中東三寶」)、馬來西亞航空、俄羅斯航空等等。如轉機時間長,還可以多玩一個地方。最後,就是購買開口機票「Open Jaw」,即係不同城市來回,避免走回頭路。舉例我這次的歐洲六國遊就是從阿姆斯特丹進,巴黎出。這裡還有一個「小撇步」就是要把「好買」的地方放在最後一站,這樣血拼後就能打包戰利品回國了。(查飛機票購網站:Skyscanner,查完可以再到航空公司網頁或其他購買平台比價,貨比三家再下手。)

 


2. 歐洲內的跨境交通
歐洲常見的跨境交通有飛機、火車、旅遊巴士和拼車(Bla Bla Car)。決定哪一個交通最適合可根據以下三個考量:1. 價錢、2. 時間、3. 舒適度。你可以先想一下哪一項對你來講最重要,依此去比較每個選項。要查找不同的路線和及比較每個交通選項的價格,我推薦omio網站。網站平台使用很簡單,只要輸入出發地和目的地的城市,以及出發日期,就會自動找到各交通工具的價錢及時間。以下將介紹這四種交通工具的特點和優缺。


飛機:
飛機是歐洲跨國移動常見的交通工具,有兩類的航空公司提供服務:傳統的航空公司和廉價航空。前者價錢比較高,但服務比較全面,後者價錢比較便宜,但額外的服務則需收費。歐洲幾乎每一個國家至少有一個傳統的航空公司,提供不同來返該國的航線:

荷蘭 荷蘭皇家航空公司
波蘭 LOT波蘭航空公司‎ 
捷克 捷克航空公司‎ 
德國 漢莎航空‎ 
瑞士 瑞士國際航空
法國 法國航空


由於這些航空的機票一般較貴,除非你的預算比較充裕或者行李比較多,否則建議挑選廉航。歐洲的廉航簡直多到不可思議!我之前瑞安航空(Ryanair)(歐洲最大的廉航)、易捷航空(Easy Jet)(歐洲第二大的廉航)、威茲航空公司(Wizzair)伏林航空(Vueling),基本上它們都佔據了自己的版圖。建議大家用Skyscanner搜尋目的地,比完價後再決定。選搭廉航最大的優點就是節省金錢(我曾經買過三百多塊港幣的來回機票。)但是,卻需要接受以下幾個廉航的特點
 

1. 只提供基本機艙服務:沒有飛機餐、沒有隨傳隨到的機組人員、不設個人娛樂系統等等

2. 嚴格行李限制:廉航通常有幾個票價,最低票價一般只包含一至兩件細小的隨身行李。若有需要攜帶額外行李,最好預訂機票時一併選購加錢。視乎個別航空公司,預訂機票後再外加行李的費用可能會更貴。而在機場地勤人員會檢查乘客的隨身行李,對體積、重量等都有嚴格要求,如超出範圍就要臨時加行李,費用非常昂貴(有可能比機票還貴)。建議搭乘廉航前,先了解行李的限制,確保隨身行李在規範之內。


每家航空公司的官網都列明行李要求,買機票時記得把這成本也考慮進去哦。(Wizzair 網頁)

 

3. 偏遠機場:部份廉航航班升降的機場可能極為偏僻,而且交通不便,因此預購機票時要先確定機場的位置及交通,並把來往機場的時間及費用考慮在內。舉例:威茲航空荷蘭航線使用的恩荷芬機場(Eindhoven Airport)距離荷蘭遠達120多公里,由市中心坐火車前往就要花將近兩小時的時間。


4. 時間不理想:不少廉航航班會在大清早出發或是凌晨時分升降,要先確認該時間是否有來往機場的交通。一旦沒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便要考慮在機場過夜等候了(要先查好機場是不是24小時營業)。

 

看了上述這麼多廉航的限制,會不會讓你打消選擇廉航的念頭呢?其實,只要對它持合理的期望,遵守它的規則,乘搭廉航可節省不少開支。
 

火車:
在歐洲火車的網絡四通八達,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營鐵路公司,連接各個不同的城鎮。

荷蘭 Nederlandse Spoorwegen
波蘭 Polrail Service
捷克 České dráhy
德國 Deutsche Bahn
瑞士 Swiss Federal Railways
法國 SCNF


乘搭火車有以下幾個優點
1. 節省時間:與飛機比較,火車站位於市中心,可所節省前往機場、辦理登記手續的時間。與巴士比較,火車速度比較快。
2. 彈性高:火車班次頻繁,可靈活安排行程。而且沒有行李限制,購物不用有顧慮。
3. 舒適:火車空間大,座位舒服,而且可以觀看沿途景色、隨意走動(例如:到火車的餐廳吃東西),享受搭乘時光。


歐洲的火車很寬敝、舒適,我們直接睡死。(我們有排班輪流看顧財物,所以才拍到這張照片哦。)


瑞士火車上看到的美景。

 

因為這些優點,很多遊客到歐洲旅行時,會直接購買歐洲火車通行證(Eurail Pass),以火車作為歐遊的主要交通。但是,我自己未曾買過它。因為我覺得它的小細節太多了,規劃起來太麻煩了,所以每次會查到一半到放棄了。取而代之的,我選擇提早買票來省錢,通常鐵路公司都設有一個早鳥時段,算準日子下手,有時候能買到半價以上的票。
 

不過,搭火車有幾個要注意的地方
1. 不要到現場才買票:火車票通常愈接近時間購買,票價愈貴(價格可差三倍價錢),而且載客量有上限,高峰時段或旺季現場買票不一定買得到!

2. 要小心保管財物:火車通常會停很多站, 人流進出頻繁,而且自由度高。因此小偷可以自由在火車走動,瞄準目標再下手,然後在最接近的站下車。當你發現時,小偷已經逃之夭夭了。建議不要帶名牌的行李箱(像是某R牌的行李箱),而且要把它放在自己看得到的範圍之內。安全起見也可考慮準備自行車鎖,將行李鎖在固定行李架上。記得貴重物品要隨身攜帶,不要放在行李箱裡面。另外,財物不要露眼,收好放在包包裡。(至今聽過最多被偷的場地就是火車,而且是iPhone。大家一定要有警覺。)

3. 一不小心就到了另一個目的地:有些火車並沒有劃座位,或者是客量很少所以乘客會不對號入座。這就要很小心,因為某些火車到某些車站後,前後兩截會分開,然後分道揚鑣前往截然不同的目的地(曾經在克羅埃西亞、德國、意大利試過這個情況)。坐車時一定要留意廣播和觀察附近的情況哦。另外,也有可能發生坐到一半,要轉坐巴士,再坐回火車的情況(這種情況通常是修路)。總之,即使火車多舒服,旅行時還是要保持警覺性。

 

長途巴士:
長途巴士票價通常比火車、飛機便宜,適合想要省節旅費的人。而且與飛機比較,巴士站通常在市中心,乘搭巴士可省卻來回機場的時間和成本,而且巴士對行李的限制通常比飛機少。因此它成為三個交通中成本最低的一項。如果想要更省錢,又不怕辛苦,可以選擇通宵巴士(不過坐完,可能會腰酸背痛哦)。要查找不同巴士公司的路線和及價格,可以利用omio網站。以下是歐洲常見的長途巴士公司:


1. Eurolines(全歐洲)

Eurolines 的車型。


Eurolines的覆蓋圖。

 

Eurolines 是歐洲很具規模的長途巴士公司,也是這五家公司裡面在歐洲覆蓋面最廣的,覆蓋達28個國家。它是我在交換時期最長乘搭的巴士。我的搭乘經驗是不過不失,它的座位大小中等,大部分巴士提供wifi (但不太穩定)和充電設備,而行李限制不嚴(允許攜帶兩件中型寄艙行李和一件隨身行李)。它的價格中等,而且相對上比較穩定(不會大起大落,所以如果臨時要買車票,選擇它不會貴太多。)在我搭乘經驗裡,它的可靠度很高,沒有發生過誤點或出過甚麼狀況。預購車票,可以到Eurolines 官網
 

2. Flixbus(德國、全歐洲)


Flixbus 的車型。

 


Flixbus 的覆蓋圖。

 

Flixbus 是近年歐洲迅速崛起的長途巴士公司,它的覆蓋度也非常高,高達18個歐洲國家,其中以德國的路線最多。它的服務和設備與Eurolines相似,但是它的價格比較浮動。如果提早很多購買的話,有機會買到超級便宜的車票,精選票價可低達5歐元。我的搭乘經驗中它的可靠度一般,有時會有誤點的狀況,建議如果要轉乘,要預留更多時間作緩衝。另外,它有一個三個月的套票:InterFlix 。在三個月內可以任選五條不一樣的路線,價錢只需要99歐元,適合在歐洲交換的學生或停留時間較長的人。預購車票,可以到Flixbus官網
 

3. Student Agency(捷克、中歐)

Student Agency 的車型。

 

Student Agency主要覆蓋中歐地區,以捷克為基地。它提供的服務非常好。除了基本的Wi-Fi和USB充電,還提供個人娛樂系統(有電影和遊戲)和一杯免費飲料。我第一次搭的時候印象非常深刻。車上的坐位很寬敞,而且可以看電影,更誇張的是還有「車上小姐」服務我們。這是我第一次搭有飛機服務的巴士。在行李方面,所有路線允許攜帶一件隨身行李,但寄艙行李則要視乎路線。最重要的是它的價格沒有特別貴,推薦到到中歐一定要坐一下Student Agency的車。預購車票,可以到Student Agency官網


Bla Bla Car:
Bla Bla Car 是一個連接有意願共享行程與出行費用的司機和乘客的汽車共享平台 。 司機在線發布他們行程中的閒置座位信息,乘客在線購買座位。比較常見的情況是車主要開車到另一個城市,剛好剩下坐位,就會到Bla Bla Car的網站出售這些坐位。Bla Bla Car的公司會對每位乘客每趟價格收取約20%的拼車費用。Bla Bla Car的服務範圍雖然非常大,覆蓋例如:英國、意大利、葡萄牙、波蘭、荷蘭等國家。但是由於提供服務者為一般用戶,故此能不能找到適合路線的拼車,還是要碰運氣。一般往返大城市比較客易找到拼車。

 

乘搭Bla Bla Car 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節省金錢,它一般比巴士便宜(視乎車型、時段和司機出價而定)。而且彈性比較高,乘客可以與司機溝通上下車的位置和時間。但是,我個人不太建議旅客選擇這個方式,因為拼車的風險比較高。首先,有臨時被取消的風險,導致行程受延誤。我曾在慕尼黑被丟包,司機臨時告知車子壞掉,結果我要露宿街頭。另外,就是司機質素參差,可能會遇到技術不佳或者「怪司機」,共乘時間比較長也得忍受。基於它的風險高,巴士有時候早一些買也能買到便宜的票,所以我不建議旅客選擇這方式。當然,如果是在歐洲生活或讀書的人就另當別論。如果要預訂,建議先看評論再下手。

四類交通大比拼

  飛機 火車 長途巴士 Bla Bla Car
價錢 最高 較高 較便宜 較便宜
時間 一般最快 較快 較慢 較慢
舒適度 傳統航空較舒適;
廉航舒適度一般
坐位寬敞、可自由移動、
可欣賞沿路風景
舒適度一般 舒適度一度
適合情況或對象

- 距離比較遠的旅程
- 時間成本比較高的人
- 預算比較多的人(傳統航空)

- 一般旅客
- 行李較多的人

- 中短途旅程
- 預算不多的人
- 不怕辛苦的人

- 中短途旅程
- 願意承擔較大風險的人

備註:上述討論各交通的價格為一般價格,但實際價格因不同地區、購買時間、搭乘時間等因素而不同。建議比對完再做決定。
 


3. 市內交通:
歐洲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公共交通(地鐵、巴士、電車)。此外,也可以選擇開車、坐計程車或Uber。而我自己常用的市內交通是騎腳踏車或步行。

公共交通:
大部分歐洲城市都有完善的公共交通工具。不過除了東歐之外,其他歐洲國家的公共交通都不便宜,通常要1.5歐以上一程。乘客可以買單程票或者是選擇一段時間內的「任搭票」。有的限單一交通工具,有的包括市內的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以下這幾種情況比較適合購買「任搭票」

1. 在景點比較分散,需要常乘搭公共交通工具。

2. 住宿與主要景點離的比較遠。
3. 懶走路、懶規劃的人。
4. 一張單種票和「任搭票」價錢很接近。

 

划不划可能要計算後才知道,大原則是如果買了「任搭票」,儘量能坐車就不要走路,那就一定能回本。至於詳細的市內交通規劃會在往後的文章在討論哦。
 

開車、坐計程車或Uber:
在歐洲坐計程車或Uber都不便宜,連歐洲人也不常坐。除非在緊急狀況,否則不要輕易坐它們(除非你口袋很深)。至於開車,有些歐洲城市很適合開車,要些則不適合。如果地大物博的,像冰島、北歐、德國、南法等,就可以選擇開車,但如果是城市交通比較完善、景點集中的就不建議了,像是倫敦、巴黎、威尼斯。因為開車反而容易遇到塞車的情況,甚至在某些城市的一些區域或高峰時段,開車要支付額外的過路費(規劃時,要先查好)。

 

騎腳踏車或步行:
這兩種方式是我最喜歡的旅行交通。既能省錢,又能更接近當地的人、事、物,推薦給所有正在規劃歐遊的人。讓我們一起「鐵腿」走天下吧!

結論:每個交通工具都有它的特點,了解自己的訴求,在價錢、時間和舒適度上作好取捨,才能規劃出最適合自己的路線。


下一篇進入旅程的第一站,帶大家到運河之都——阿姆斯特丹。敬請期待!

除了運河,提到阿姆斯特丹你還會想到甚麼呢?
點這裡看下一篇:【歐洲六國遊記】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四天三夜(第一篇:市內觀光)

arrow
arrow

    米小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