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淘窮遊歐洲六國(2017年7月23號-8月11號)(前導篇:食物)

2017年年初,我和兩位朋友著手規劃暑假的歐洲旅遊。當時,我們的預算不多,打算用2萬港幣去歐洲玩20天。我是裡面對歐洲比較熟悉的,因為在大學期間,我曾到波蘭交換一年。(超難忘的,讀大學一定要去交換!)那一年我去了歐洲很多的地方,累積了一些心得。於是,我就當了這次旅程的主揪。(主揪不好當呀!)第一步就是買機票,出發前半年我們就買了印度捷特航空(去年倒了)的歐洲機票,價格是4400港幣,超級便宜的!這20天我們去了荷蘭的阿姆斯特(Amsterdam)、波蘭的克拉科夫(Krakow)、捷克的布拉格(Prague)、德國的慕尼黑(Munich)和菲森(Fussen)、瑞士的格林德瓦(Grindelwald)和法國的巴黎(Paris)。這篇遊記將整合這20天旅程和過往在歐洲的生活經驗,分享食、衣、住、行四個方面的個人見解。

 

一、食物

吃是旅行中必要的支出,也是花費裡面彈性最大的一塊。省著吃可以把這塊支出省下來,但是我並不鼓勵太節省。因為吃當地美食也是旅遊的重要經歷,所以即使物價偏高,我還是建議每個旅行目的地至少有一餐要去吃當地的美食。

 


去法國一定要吃精緻的法國料理,感受法國人對美食的追求和優雅的餐桌禮儀。


到德國吃德國菜,體驗大口吃肉、大口喝黑啤酒的豪邁。

 


在波蘭吃傳统的波蘭菜,認識東歐的飲食文化。

 

歐洲雖然不大,但每個國家卻有自己獨特的料理。難得去當地旅行,當然要把握機會去享受當地的美食。以下是根據巨無霸指數(Big Mac Index)和我個人的經驗歸納出來的「歐洲各國外食物價分類」:

超高物價 瑞士、北歐五國(冰島、丹麥、挪威、瑞典、芬蘭)
高物價 英國、奧地利、波羅地海三小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荷蘭
偏高物價 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
中間物價 捷克、克羅埃西亞 
偏低物價 波蘭、匈牙利

備註:此分類只收錄我去過的國家,根據個人觀察,非精準數據分析,僅供參考。

一般而言,如果我到外食物價高的國家,我就會儘量自己準備食物。而去物價低的地方,我會多去餐廳用餐。不過,我還會考慮該國的料理水準。在這些國家中,我比較喜歡法國菜(鵝肝、生蠔、甜點和美酒)、西班牙菜(海鮮燉飯、西班牙火腿)和意大利菜(薄餅、意大利麵、咖啡)。雖然它們的價格不便宜,但是CP值卻很高。如果同樣的價格在台、港吃很難吃到相同水準的菜。


 


我在法國一個人忍不住叫了兩個主菜,油封鴨腿油而不膩,鵝肝配蘋果丁濃郁而清新,搭上外脆內軟的法式麵包和香醇的白酒。讓我想到一句法文「C'est la vie」(這就是人生呀!)

 


在西班牙吃過海鮮燉飯(Paella)才知道甚麼是西班牙海鮮燉飯。
 


不愛吃Pizza的我在意大利拿坡里(Napoli)吃到人生最好吃的Pizza。
 

看了這麼多美食結論是:即使窮遊也不能不試當地美食!取而代之的是外食、料理混搭法。物價愈高、食物喜好程度愈低的地方外食次數愈少,反之亦然。當然,如果你預算真的很少,那就要「儘量自己準備食物+至少一餐嘗試當地美食」。
 

要減少外食,第一個方法是挑一家附早餐的旅館。尤其是在物價高的國家,如果旅館有豐富早餐,每天可以省掉將近50塊港幣的早餐費。


不同等級的旅館提供的早餐種類不一樣,通常飯店提供的種類比青年旅館多,建議訂房時先看評論。(雖然早餐是免費,但是請不要打包早餐!)

 

除了找附早餐的旅館外,大家還可以到超級市場買食物自己做早餐。


雖然歐洲物價比台、港貴,但是它們超商的食物有些比台、港便宜,例如:

奶製品 牛奶、優格、起司、冰淇淋
蔬果類 菇類、沙律菜、草莓、藍莓、覆盤子、櫻挑等歐洲盛產的蔬果
醃製肉類 莎樂美腸(Salami)、培根、風乾火腿
零食類 歐洲牌子的巧克力
主食類 燕麥、意大利麵、麵包
飲料類 歐洲牌子的酒類、純果汁
冷凍食品類 冷凍薄餅、冷凍意大利麵



在英國快一公斤的草莓只要4英鎊,我吃了三天才吃完。(我是草莓魔人。)
 

如果要自已準備食物,儘量挑當地比較便宜的食材。早餐可以吃燕麥、優格和牛奶。然後再準備餐盒作午餐,用麵包、起司、風乾火腿或沙樂美腸就能做出一份美味的三明治。再帶個水果和果汁就不會覺得太單調了。至於晚餐,如果旅館有廚房,可以買冷凍食物,像冷凍薄餅、意大利麵,再加上一些蔬菜一起放進烤箱,就可以輕鬆做出一頓晚餐。當然,如果想吃好一點,也可以買一些肉類和意大利麵,料理出更豐盛的晚餐。



出國比較長時間有可能很想家或吃膩了當地的食物,建議可以帶些泡麵、速食食品旁身以解思鄉之愁。


在歐洲買泡麵很貴,一個平均要2歐元。人很奇怪明明平時不常吃泡麵,可是離家久了就會超想念。(小提示:在歐洲買泡麵要看清楚,不要買到外國版,超難吃的!


最後,還有一個隱藏的食物開銷,就是水。歐洲的餐廳通常不會主動提供食水,如果你跟侍應生要水,他們會預設你要樽裝水,而一般餐廳一樽水要1到3歐元,所以當你想喝免費水時要講明是「Tap Water」。這樣他們就會給你水龍頭的水(自來水)。不過歐洲的水質和台、港的不同,喝自來水有可能會不適應。建議大家可以到超市買大瓶(1-2公斤)的水,在旅館分裝再帶出去,這樣會比較省錢。



結論:在吃方面,只要掌握外食、料理混搭法,就能享受當地美食,把錢花在刀口上!


點這裡看下一篇:【窮遊歐洲攻略】背包客的歐遊攻略:衣著篇

arrow
arrow

    米小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